認識糖尿病 與糖尿病共處 健康飲食 運動治療 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因素評估
捐款

醫護人員專區
(最後更新: 23 April 2024)

活動相簿:

 
 與糖尿病共處 > 從心出發



糖尿病的治療中,除了藥物、飲食及運動治療,心理治療都是十分重要的。尤其對初患者,當想到糖尿病是慢性疾病、無法根治、終生伴隨、需要長期藥物治療、自我監察血糖時,往往增加患者的精神壓力及經濟負擔,影響情緒變化。在缺乏認識糖尿病徵狀、併發症、低血糖等相關知識下,患者一般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安、疑惑、恐懼等負面情緒。醫學証實,焦慮會引起身體反應會分泌一些激素紊亂胰島素,如腎上腺素、腎上腺皮質素及胰高血糖素等,結果引起血糖升高,從而加重了病情。

  

正向心理
個人的思想、情緒及行為是互相牽引,患者對於糖尿病的看法及感受會直接影響其對糖尿病的治療配合。例如悲觀患者會覺得此乃 “不治之症,永遠不會好”,不其然可能會放棄治療,出現抗拒打針、食藥、暴飲暴食等對抗行為,嚴重者可患上精神抑鬱。相反樂觀態度及正面思想,有助提昇患者對控制血糖的能力,甚致能影響身邊的同路人。

教育心理
及早獲得糖尿病教育及輔導,可糾正初患者對此病的錯誤認識,積極配合治療。醫護人員可以向患者清楚說明雖然糖尿病在現今尚未有根治方法,但配合治療,可有效地控制血糖,延緩或避免併發症出現,以解除其精神壓力及調節心理失衡狀態。患者可透過不同渠道去學習有關糖尿病的知識及管理,包括糖尿病管理課程、專題講座、互聯網、書籍、個別教育及輔導。

社會心理
研究顯示,社會心理因素對於糖尿病控制有很重要的影響。初患者應持開放的態度、主動與家人、朋友、同事分享患病心情,以帶來正面的支持:

  1. 當遇有問題,應主動向醫護人員提出,以儘早吸收到糖尿病正確知識,從而減少對糖尿病產生焦慮及恐懼。
  2. 應向家人傾訴內心感受及想法,以獲得家人關懷,減少負面情緒。
  3. 若因工作帶來精神壓力,可在工作中尋求同事支持及上司體恤,在互相體諒的工作環境中,爭取足夠休息時段及定時進食時間,並多以定期覆診,以減少壓力引致血糖不穩定的情況。
  4. 多參與社交活動,增加機會跟其他病友分享控制糖尿病的經驗,在同路人的影響下,會有助建立樂觀思想,主動地配合治療。

因此糖尿病心理治療對於患者治療糖尿病有重要的義意。患者擁有積極人生觀,可保持良好心理狀況;及早糖尿教育及輔導,能減少患者負面情緒;家人及親友的支持,有助提昇患者對治療糖尿病的信心;良好工作環境,可減少患者工作壓力帶來的血糖不穩定。透過種種心理治療,可有效提高患者控制糖尿病的自理能力,自願配合治療,提高生活質數,最終能獲得身心健康。

 
投票
糖尿人士治療方法閣下時時所採用的藥物治療方法為: (單項選擇)






 

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 |  免責聲明     © 2011 - 2012 香港糖尿聯會版權所有,不得轉載
A project funded by Love Ideas Love Hong Kong Facebook of Diabetes Hongkong DHK's YouTube Channel